当百册绘本漂流进江西村落,当家乡山水跃然童画之上——金华职业技术大学药燃青春“一带一路”阿郎行实践队,在江西宜春黄田村掀起了一场融合阅读与生态美育的创意助学风暴!
“会讲故事的漂流箱”:让每本书都带着梦想去“旅行”
“这可不只是简单的书本捐赠!”实践队员吴思鸿兴奋地介绍。实践队精心挑选了《昆虫记》《鼹鼠的一天》等百余册科普绘本与儿童读物,并别出心裁地为每本书定制了“成长日记本”。孩子们读完书,在日记本上写下自己的奇思妙想或心得体会,这本书就像一个带着使命的“漂流瓶”,继续传递给下一位小伙伴。“阅读—记录—漂流—再创作”,这一创新循环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了故事的续写者和知识的分享者。日记本上那些歪歪扭扭却充满童真的笔迹,不仅是阅读的印记,更是梦想萌芽与流动的见证。

“画笔下的家乡情书”:把生态美育上成“沉浸式体验课”
黄田村的绿水青山,本身就是最生动的教材。结合当地生态特色,实践队同步启动了“碧水青山绘家乡”主题绘画活动。队员们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村落的河流、稻田和竹林,用手中的彩笔勾勒家乡的自然之美,将抽象理念转化为生活行动,让“以美育人,以文化人”的理念在画笔下生动绽放,点燃了孩子们守护家园的热情。“我画的是村口那条小溪,以前夏天我们总在那儿抓鱼摸虾,现在我们要一起保护它,不让它被污染!”五年级学生小明指着自己的画作,骄傲地向队员们分享。

据了解,本次活动在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、学工部和校团委的支持下顺利开展,后续实践队将持续深化活动模式,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与乡村教育需求的精准对接路径,为当地儿童的成长注入持久动力,以青春力量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。
